現在位置:首頁 > 法律知多少 > 欠錢不還 / 金融犯罪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4小時法律諮詢專線)
0800-671-671

法律知多少
欠錢不還 / 金融犯罪

利息計算怎麼算?有哪些計算方式?

利息計算是借貸、延遲履行或契約談判中核心議題,常見方式包括:
 
1.單利計算
利息僅基於本金計算。例如借款10萬元,年利率12%,借一年利息為10 000 0 × 12% = 12 000 元,不論時間延長,本金不變但利息按本金計算。
 
2.複利計算
利息納入本金再計息。例如每天或每月都將利息併入本金,再計算下一期利息,長期會導致利息急速增長。
 
3.週期利率 vs 年利率
常用年利率轉換為月利率計息:月利率=年利率/12;若依天數計息,可採年利率 ÷ 365 再乘天數。
 
4.合法利率上限
民法第205條規定利率不得逾年20%;逾過者視為無效,僅視為法律上定的20%利率;如另有法規(如金融法)限縮,亦以其為限。

利息計算怎麼算?
 
利息能自動算到什麼時候?若不付利息怎麼辦?
 
1.利息期間依契約或法律規定
若契約約定利息期間,應依約計算;若無約定,債權人得依民法第205條從應履行日起計算法定利率(逾20%無效)。
 
2.延遲利息 vs 違約利息
延遲利息可從履行期起每天計息;違約利息則是額外約定的懲罰性利息,須明定契約始可主張。
 
3.利息抵償與滯納金差別
差別在於利息屬金錢債之一般補償,滯納金則是遲延付款的罰則,不受20%上限規制(若經債務人同意)。
 
4.時效問題
利息債權有兩年消滅時效(民法第127條),若債權人兩年不主張,得視為放棄。但本金仍有十年時效。
 
利息計算爭議怎麼解?法院或仲裁怎麼判?
 
利息爭議常見問題包括利率是否合理、開始計息時間或利息複利效力是否合法。實務案例如下:
 
1.超過20%高利率無效
某人向地下錢莊借款,約定年利率30%。法院認為部分無效,僅按民法規定認定年利率為20%,其餘部分不被支持。
 
2.複利條款是否有效?
借款合約約定每日複利,但法院認為若未明確告知並合理提醒借款人,此複利有「利率陷阱」疑慮,僅支持單利計算。
 
3.違約金與違約利息分開承認
某契約約定逾期違約金2%加違約利息10%。法院將違約金視為罰款得保留,但利息亦受20%上限影響,只能按法定計算。
 
4.時效抗辯成功案例
須自履行期起兩年內主張利息未被提出,債務人以時效抗辯,法院支持抗辯,拒付後期利息。
 
了解利息計算,保護你借貸與履約的權利
 
▪ 計算方式:單利、複利、複利適用範圍;
▪ 合法上限:年利率不得超過20%,複利與違約金應合法設計;
▪ 利息效力:違約利息、滯納金、時效問題;
▪ 爭議處理:可透過法院或仲裁申訴;
▪ 案例啟示:司法實務支持借款合法合理,違法條款被抵銷或無效,保障弱勢借款人權益。
 
若你在借貸協議、延遲付款、履約糾紛中有利息爭議,建議提前評估利率條款合法性,並保留借據與履約紀錄。如遇實務困難,可立即與我們專業法律團隊聯絡,我們將提供合約設計、爭議解決與談判協助,讓你依法保障自身權益與未來安心運作。
電話諮詢LIN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