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法律知多少 > 智慧財產權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4小時法律諮詢專線)
0800-671-671

法律知多少
智慧財產權

著作權:保護創作、守護權利的法律後盾

在數位時代,創作內容的流通變得極其迅速,從文字、音樂、影像到設計與程式,創作成果往往在瞬間被轉載、分享,甚至遭到未經授權使用。面對這樣的環境,**著作權(又稱版權)**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為了讓創作者能專心創作、免於權利爭議,我們提供一系列專業的著作權法律服務,協助您有效維權與合法授權,讓創作擁有完整保障。

著作權:保護創作、守護權利的法律後盾
 
為什麼我的創作需要著作權保障?不登記就沒保障嗎?
 
許多創作者會問:「我寫的文章、畫的圖需要註冊嗎?否則別人用了我能告嗎?」其實,根據《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採「自動取得原則」,也就是只要作品原創完成,即自動享有著作權,無需登記。
 
不過,實務上仍建議進行著作權登記或存證,原因如下:
 
▪ 舉證容易:當遇到侵權爭議時,能快速提出作品創作的時間與內容證據。
▪ 有利訴訟:法院在審理時會參考是否有明確登記紀錄,有助於權利人主張權利。
▪ 促進授權:作品如欲與他人合作、販售或授權,有登記紀錄更具信任力與合法性。
 
著作權侵權怎麼處理?網路盜圖、抄襲文章怎麼辦?
 
在網路世界中,常見的侵權情況包含:
 
▪ 盜圖:網站、社群平台上未經授權擷取攝影、插畫、設計等作品。
▪ 抄襲:未經同意轉載文章、書籍章節、學術論文等。
▪ 翻唱、翻拍:改編他人音樂、影片卻未取得原作者授權。
▪ 程式抄碼:抄襲他人開發的程式碼或遊戲內容。
 
根據《著作權法》第91條至第98條,著作權人擁有下列法律救濟手段:
 
▪ 民事訴訟:請求停止侵害、損害賠償、不當得利返還等。
▪ 刑事追訴:違法者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罰金(第91條)。
▪ 行政處罰:可向主管機關檢舉,要求撤下侵權內容、課以罰款。
 
▪ 案例分享一:攝影師提告電商平台盜用照片
台北某攝影師發現其風景攝影作品被某購物網站用作廣告素材,並未標註出處或支付授權費。攝影師透過律師發出存證信函未果後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最終判賠新台幣50萬元,並命侵權方下架圖片,確立創作權利。
 
▪ 案例分享二:部落客文章遭抄襲成功求償
一位人氣部落客發現自己的文章內容被某教育機構網站幾乎原文抄錄,透過著作權登記證明創作時點,法院認定該機構構成抄襲,判賠新台幣15萬元。此案突顯登記存證對舉證的重要性。
 
著作權服務有哪些?從創作開始到授權保護的全方位協助!
 
我們提供多元化的著作權服務,協助個人創作者、企業團隊、出版社、媒體與設計工作室等單位保護作品與商業利益,服務項目如下:
 
一、著作權存證與登記
▪ 提供協助辦理中央主管機關登記(如文化部著作權登記中心)
▪ 提供第三方存證服務(含電子存證、公證文件)
▪ 證明創作完成時間、作者身份與作品內容
 
二、著作權授權與合約諮詢
▪ 擬定著作授權契約,保障授權範圍、期間、地區及報酬
▪ 設計合約條款避免爭議,如禁止再授權、不得修改條款
▪ 協助雙方簽署授權合約或買斷合約,保障雙方權益
 
三、著作權侵權處理與訴訟代理
▪ 發送律師函或存證信函要求下架或賠償
▪ 代表進行民事賠償訴訟與刑事告訴
▪ 擔任長期法律顧問,預防侵權爭議
 
四、企業著作權佈局與培訓
▪ 協助企業內部建立著作權管理制度
▪ 教育訓練課程,協助員工認識著作權風險
▪ 為廣告、行銷、設計部門建立授權與使用流程 SOP
 
著作權與商標、專利有什麼不同?常見法律混淆一次說明!
 
類型 著作權 商標 專利
保護對象 原創表現作品(文字、音樂、圖像等) 識別商品或服務的標誌 技術發明、設計創新
取得方式 自動取得 需申請註冊 需申請審查通過
保護期間 作者生存期間 + 死後50年 每次10年,可續展 發明20年,新型10年
管轄機關 文化部 智慧財產局 智慧財產局

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企業與創作者選擇正確的法律保護方式與策略。
 
用著作權守護每一份創意與心血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創作者付出心力的成果極易被他人複製或盜用。著作權正是保護這份心血最有力的盾牌。不論您是插畫家、攝影師、設計師、作家、Youtuber、網紅還是企業主,一份完整的著作權策略與法律保障,是您走向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石。
 
我們的團隊擁有豐富的著作權經驗與法律背景,協助您從創作到授權、從登記到訴訟,量身打造全方位的保護方案。讓創作被尊重、讓權利不被侵害,是我們的使命。
電話諮詢LIN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