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法律知多少 > 刑事/毒品犯罪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4小時法律諮詢專線)
0800-671-671

法律知多少
刑事/毒品犯罪

施用毒品會判刑嗎?如何能減輕責任?

施用毒品首先可能觸犯《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15條,通常依情節輕重,裁罰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罰金。若為初犯且情節輕微(如少量使用),可申請緩起訴處分或接受治療課程,避免坐牢。

施用毒品會判刑嗎?
 
法院會評估以下因素:
 
▪ 所得毒品種類與使用量
▪ 是否初犯,是否自首或自願接受毒物檢驗
▪ 是否積極接受治療、社會勞動或復健計畫
▪ 是否配合警方調查與檢驗
 
例如,若被告在偵查階段自願接受毒品處遇、戒癮課程與規律治療,檢察官較可能建議緩起訴,他們也可能在緩起訴期滿後結案,不需進入法庭受刑。
 
帶毒品會判重罪嗎?持有毒品量怎麼算?
 
「持有」毒品無論有無販售意圖,仍屬犯罪。根據《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4條,第8條規範持有不同種類毒品會遭受不同量刑:
 
▪ 少於「基本量」:刑期較輕,例如單次持有少量安非他命,可處6月以下徒刑或拘役
▪ 超出基本量:依照法規可能被視為販賣意圖,刑期可擴至2年、5年或更重,並併科高額罰金
 
持有毒品的法律困境包括:
 
▪ 是否認定自用而非販賣
▪ 是否有藏匿、製造或運送行為
▪ 持有數量與種類均影響量刑與偵辦方式
 
建議一旦被搜索到毒品,應避免抗拒警方調查,主動提供動機並請律師協助蒐證材料減輕懲處。
 
販賣毒品會被重判嗎?刑期與量刑標準如何?
 
販賣毒品是毒品犯罪中最嚴重的行為,依《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4條、第5條、第6條、第7條,可構成販賣、轉讓、運輸、媒介或製造毒品等罪,常見量刑如下:
 
▪ 一般販賣:2年以下徒刑或4年以下不等,併科罰金
▪ 大量販賣或供出現實毒販結構者:可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無期徒刑
▪ 販賣當事人若為累犯或團夥頭目,法院通常量刑加重
 
法院量刑時主要考慮因素包括:
 
▪ 毒品種類(毒性強度高者如海洛因、冰毒等量刑較重)
▪ 批發與零售的角色分工
▪ 是否主動退贓、坦白協助破案可視為減輕處罰
▪ 是否牽涉未成年人、校園或特定族群
 
判例一:自用獲緩起訴轉治療
 
被告 A 持有少量安非他命並坦承施用,檢方向法院建議緩起訴並要求參與毒物處遇機構輔導。法院同意後,被告完成程序且未再犯,案件結束無刑責,使他成功避開監禁。
 
判例二:持有逾基本量仍認定為自用
 
被告 B 被查獲超出基本量的迷幻藥,但能提供完整使用記錄、醫療憑證與藥膏用途。法院認定其目的是醫療目的使用並非販賣,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不得科罰金。
 
判例三:販賣毒品判決重懲
 
被告 C 被查獲販賣多公斤安非他命,為深層毒品網絡成員。法院依組織犯罪法與毒品條例,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罰金百萬元;C 雖主動坦白並協助調查,但仍因犯情重大被加重處罰。
 
我們提供哪些毒品犯罪法律服務?
 
因應不同毒品犯罪情境,我們提供以下完整專業服務:
 
▪ 初期法律諮詢:瞭解您的案件事實與應對方式
▪ 辦理偵查階段交保、緩起訴說服策略
▪ 協助自主交付毒品、退贓與坦白書撰寫
▪ 向法院爭取緩刑、緩起訴或減刑機會
▪ 出庭辯護與證據調查:協調醫療用毒聲請與專家證人意見
▪ 協助與檢方談判成份判分策略與撤案
▪ 教育輔導與專案櫃:安排心理治療、戒癮與職能訓練
▪ 強制戒癮、緩起訴後續條件追蹤與報告撰寫
 
面臨毒品控訴,你不是孤單的戰士
 
毒品相關案件若能及早處理、及早主動坦白、主動戒癮與治療,往往能顯著提升法律上的寬待空間。無論你是被控施用、持有或販賣毒品,透過專業律師協助,能為你爭取最有利的結果,避免不必要的刑事責任與長期陰影。
 
如果你或親友正面臨毒品指控,歡迎立即聯繫我們。我們的刑事辯護團隊將陪伴你每一步,提供最專業、最完善的法律支援。讓你勇敢面對指控、重獲人生機會。施用毒品首先可能觸犯《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15條,通常依情節輕重,裁罰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罰金。若為初犯且情節輕微(如少量使用),可申請緩起訴處分或接受治療課程,避免坐牢。
 
法院會評估以下因素:
 
所得毒品種類與使用量
 
是否初犯,是否自首或自願接受毒物檢驗
 
是否積極接受治療、社會勞動或復健計畫
 
是否配合警方調查與檢驗
 
例如,若被告在偵查階段自願接受毒品處遇、戒癮課程與規律治療,檢察官較可能建議緩起訴,他們也可能在緩起訴期滿後結案,不需進入法庭受刑。
 
帶毒品會判重罪嗎?持有毒品量怎麼算?
 
「持有」毒品無論有無販售意圖,仍屬犯罪。根據《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4條,第8條規範持有不同種類毒品會遭受不同量刑:
 
少於「基本量」:刑期較輕,例如單次持有少量安非他命,可處6月以下徒刑或拘役
 
超出基本量:依照法規可能被視為販賣意圖,刑期可擴至2年、5年或更重,並併科高額罰金
 
持有毒品的法律困境包括:
 
是否認定自用而非販賣
 
是否有藏匿、製造或運送行為
 
持有數量與種類均影響量刑與偵辦方式
 
建議一旦被搜索到毒品,應避免抗拒警方調查,主動提供動機並請律師協助蒐證材料減輕懲處。
 
販賣毒品會被重判嗎?刑期與量刑標準如何?
 
販賣毒品是毒品犯罪中最嚴重的行為,依《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4條、第5條、第6條、第7條,可構成販賣、轉讓、運輸、媒介或製造毒品等罪,常見量刑如下:
 
一般販賣:2年以下徒刑或4年以下不等,併科罰金
 
大量販賣或供出現實毒販結構者:可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無期徒刑
 
販賣當事人若為累犯或團夥頭目,法院通常量刑加重
 
法院量刑時主要考慮因素包括:
 
毒品種類(毒性強度高者如海洛因、冰毒等量刑較重)
 
批發與零售的角色分工
 
是否主動退贓、坦白協助破案可視為減輕處罰
 
是否牽涉未成年人、校園或特定族群
 
判例一:自用獲緩起訴轉治療
 
被告 A 持有少量安非他命並坦承施用,檢方向法院建議緩起訴並要求參與毒物處遇機構輔導。法院同意後,被告完成程序且未再犯,案件結束無刑責,使他成功避開監禁。
 
判例二:持有逾基本量仍認定為自用
 
被告 B 被查獲超出基本量的迷幻藥,但能提供完整使用記錄、醫療憑證與藥膏用途。法院認定其目的是醫療目的使用並非販賣,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不得科罰金。
 
判例三:販賣毒品判決重懲
 
被告 C 被查獲販賣多公斤安非他命,為深層毒品網絡成員。法院依組織犯罪法與毒品條例,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罰金百萬元;C 雖主動坦白並協助調查,但仍因犯情重大被加重處罰。
 
我們提供哪些毒品犯罪法律服務?
 
因應不同毒品犯罪情境,我們提供以下完整專業服務:
 
初期法律諮詢:瞭解您的案件事實與應對方式
 
辦理偵查階段交保、緩起訴說服策略
 
協助自主交付毒品、退贓與坦白書撰寫
 
向法院爭取緩刑、緩起訴或減刑機會
 
出庭辯護與證據調查:協調醫療用毒聲請與專家證人意見
 
協助與檢方談判成份判分策略與撤案
 
教育輔導與專案櫃:安排心理治療、戒癮與職能訓練
 
強制戒癮、緩起訴後續條件追蹤與報告撰寫
 
小結:面臨毒品控訴,你不是孤單的戰士
 
毒品相關案件若能及早處理、及早主動坦白、主動戒癮與治療,往往能顯著提升法律上的寬待空間。無論你是被控施用、持有或販賣毒品,透過專業律師協助,能為你爭取最有利的結果,避免不必要的刑事責任與長期陰影。
 
如果你或親友正面臨毒品指控,歡迎立即聯繫我們。我們的刑事辯護團隊將陪伴你每一步,提供最專業、最完善的法律支援。讓你勇敢面對指控、重獲人生機會。
電話諮詢LIN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