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法律知多少 > 刑事/毒品犯罪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4小時法律諮詢專線)
0800-671-671

法律知多少
刑事/毒品犯罪

傷害罪是什麼?哪些行為會構成傷害?

傷害罪屬於典型的暴力罪,根據《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使身體受損、疼痛、功能障礙或變形。涵蓋形式包括:
 
▪ 肢體毆打造成流血、瘀青、斷肢、骨折等
▪ 毒品、化學物質、燙傷、燒傷
▪ 非蓄意間接傷害,如未具醫囑用藥而出現副作用
▪ 致死未遂的重大傷害行為,會觸及加重傷害罪條文規範
 
此外《刑法》第278 條規定加重傷害罪,指施加暴力手段致人重傷、廢瘖、器官喪失、或需要重大醫療介入的傷害。量刑範圍視傷害程度與故意性別有所不同。

傷害罪是什麼?
 
被控傷害罪怎麼辦?我可以主張正當防衛或緩和處罰嗎?
 
遭指控傷害時,可運用以下防禦策略:
 
▪ 正當防衛:若是在防衛自己或第三人時造成傷害,且防衛行為與侵害具有相當必要性與比例,法院會予以排除責任。
▪ 緩和處罰理由:被害人同意、和解、施暴人有悔意或無前科情況。
▪ 情境證明:如誤傷、過失傷害(第276 條)或急迫下的反應,證明非故意。
▪ 舉證責任與證據反駁:可提供錄音、通聯、證人證言、醫療報告、驗傷單以支持辯護論點。
 
若主張正當防衛成功,則無罪;若僅符合緩和處罰,可從輕或科以緩刑,降低刑責。
 
傷害罪可能面臨哪些刑責?怎麼爭取最少刑期?
 
依情況可分為以下幾類:
 
▪ 普通傷害罪(第277 條):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拘役或科或併科罰金。
▪ 加重傷害罪(第278 條):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若符合加重情節,法院可在七至十年甚至更重刑期間裁量。
▪ 致死或特重傷害者:如致人重傷後死亡,依《刑法》第277-1 條,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無期徒刑。
 
爭取減刑方法包括
 
▪ 與被害人和解、支付賠償、取得撤告聲明。
▪ 以悔過態度、主動接受心理輔導、積極改過。
▪ 強調行為背景:譬如被誤導、受到威脅、正當防衛過當未構成惡意。
 
法律知識與審理相關法條一覽
 
▪ 刑法第276–278 條:過失與故意傷害包括加重情節規範。
▪ 刑法第13 條:過失犯犯罪主觀要件與緩和責任基礎。
▪ 刑法第24 條:正當防衛免責原則。
▪ 刑法第266 條:告訴乃論或告訴逾期條件(如輕傷傷害須被害人才告訴)。
 
實務案例與法院判決解析
 
▪ 案例一:夜店紛爭爆發導致毆打
被告與被害人夜店爭吵中以拳打導致骨折後被起訴。法院認定非出於防衛,罪成立,但被告後來和被害人和解並支付賠償,考量和解與悔意,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兩年。
 
▪ 案例二:家暴行為但主張正當防衛
一名丈夫遭配偶先拳打,進行反擊造成對方鼻樑骨折。法院審理後認定為比例防衛行為,判決無罪。
 
案例三:意外事故導致過失傷害
駕駛A因車速過快撞上人行道上過馬路的行人,造成骨盆骨折。法庭認為行為屬過失而非故意,依第276 條罪名判處罰金 3 萬元及駕駛課程。
 
我們提供哪些相關法律服務?
 
▪ 案件分析與證據評估
▪ 正當防衛、過失、緩刑爭辯策略制定
▪ 和解協商與賠償程序協助
▪ 法庭出庭辯護與證人安排
▪ 心理調適與行為輔導制度連結
▪ 判決後更適用假釋與矯正程序協助
 
傷害罪調查並非一紙死刑,而是辯證責任與機會
 
傷害案件可能隨情況不同導致刑責,但只要清楚行為背景、採用適當策略、與被害人和解、提供悔過證明,即使已被告,也有贏得較輕條件的可能。若您或親友涉案,歡迎立即聯繫我們的專業法律團隊,我們將陪伴您一同爭取公正與修復可能。
電話諮詢LIN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