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法律知多少 > 勞資爭議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4小時法律諮詢專線)
0800-671-671

法律知多少
勞資爭議

勞工請假有哪些類型?我可以怎麼合法請假?

勞工依《勞動基準法》第37條至第43條享有多種法定請假,包括:
 
▪ 特別休假(特休假):連續工作六個月後可請三天,依年資累計;
▪ 事假:依法可請事假,但無薪;雇主不得無故拒絕請假,僅可要求通報;
▪ 病假:病假合計最多可達30天(依試用期與在職年資不同),由於部分需扣除特休,具體應查公司規定;
▪ 產假、陪產假與育嬰假:女性勞工懷孕可請八週產假;男性可享五日陪產假;育嬰假最長可達兩年(依育嬰留停規定);
▪ 公傷病假與職災假:若在職安事故受傷,有權請職災假,雇主不得扣薪;
▪ 家庭照顧假、公假、婚喪假等:依公司規定或公務人員法等特別法,假別類多元。
 
申請程序通常是正式提出請假申請、附上證明文件(如醫師診斷證明、產檢證明、法定通知單等),並遵照公司制度或勞動契約辦理。

勞工請假有哪些類型?
 
請假期間是否有薪?我會領到正常工資嗎?
 
不同假別享有不同的薪資待遇:
 
1.特休假、公假、婚喪假、產假、陪產假與育嬰假:依法應給付薪資。
 
2.病假:屬無薪上限,但若病假未達特休額度,公司應效法特休假給薪。部分契約規定病假可領半薪,但法無規範,需合約明訂才有效。
 
3.事假:無薪且無扣保,但公司不得強制員工以特休或扣薪方式處理。
 
4.家庭照顧假:連續5日內無薪,超過部分公司應重算資遣費與年資。
 
5.公傷病假與職災假:部分由保險負擔,雇主不得扣薪,應提供薪資補償。
 
若公司無視規定拒發薪資,勞工可申請勞檢調查或透過勞動事件訴訟請求權利。
 
公司可以拒絕請假嗎?我該如何維護請假權益?
 
許多勞工疑問:「請假是否會被扣薪、記警告或遭資遣?」以下是合法請假的與陷阱說明:
 
1.法定假別不得拒絕:公司不得剝奪勞工享有的假別,否則可能違法。《勞基法》明文保障。
 
2.非法定假別可協商,但不得強迫:事假、特休、高于法定部分可由雙方協商,但若雇主強制取消法定假期,違法且違規處罰。
 
3.請假後被解雇或降級能否抗辯?
▪ 若雇主因請假而解雇員工,勞工可主張不當解雇,向法院請求復職或賠償;
▪ 法院實務表示若無證據,公司僅因請假而解雇,通常被判不當解雇。
 
4.請假後公司要求偽造證明如何處理?
▪ 這觸及偽造文書罪,勞工應保留申請與證明副本,並可向法院提出證據請求。

若遇到請假爭議,勞工應保留請假紀錄、通知或批核憑證作為證據,才能在糾紛中維權。
 
實務案例分享:法院如何判定請假爭議?
 
▪ 案例一:請病假被資遣判不當解雇
A請醫師開立病假證明後休息一週,業務未告知拒絕,回職場後發現遭資遣。法院認定公司違法,該資遣屬違法解僱,判復職並賠償六個月薪資。
 
▪ 案例二:申請育嬰假遭轉調與停薪
B因育嬰半歲請假,公司將其調離原職並暫停加班津貼。法院認為該行為構成職務處分及差別待遇,判令公司恢復津貼並支付薪資差額。
 
▪ 案例三:病假僅發半薪遭判補足
C有半年病假,但公司規定病假部分只支半薪。法院指出若未與勞工約定或契約無該條款,病假仍應以全薪計算,最終命公司補足剩餘半薪。
 
我們提供哪些「請假」相關法律服務?
 
若您在請假過程中發生糾紛,我們提供:
 
▪ 諮詢適用假別、薪資補償與期間計算
▪ 審查公司拒絕請假的理由是否合法
▪ 協助申請法定請假、準備證明資料
▪ 介入勞檢程序、提交證據與說明
▪ 代表勞工或企業進行調解或法院訴訟
▪ 協助請育嬰假、職災假或家照假之法律程序
▪ 提供相關勞保與失能保險申請協助。
 
請假權益不可看輕,法律保障是真正後盾
 
請假不只關乎身體健康與家庭責任,也涉及工資待遇、職涯發展與法律責任。了解法定請假條件、請假後補償與合法維權方式,是每位勞工應有的職場智慧。如果你正在面臨請假遭拒、資遣或扣薪爭議,歡迎立即與我們的專業法律團隊聯絡。我們將提供系統性建議與法律支持,為你的職涯權益保駕護航。
電話諮詢LIN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