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聘人員」是指雙方簽訂固定期限或專案範圍契約,明確約定工作內容與期限的勞動型態。與正式員工相比,主要差異包括:
▪ 契約期限明確:通常簽約 6 個月至 2 年不等,到期後自動終止,無續聘保障;
▪ 保險與福利安排不同:依法應納勞保、健保,但年終獎金、特休、退休金等福利彈性較小;
▪ 調動與轉正條件不一:不一定可轉任正式職員,若轉任也有資格限制;
▪ 績效關係明顯:約聘愈重專案任務達成、評估結果與續約關係密切。
由於約聘劃分清楚、彈性高、成本可控,是企業因應短期人力需求、專案任務或人力結構變動時常採行之用人方式。
約聘人員有保障嗎?在職與離職後應注意哪些權益?
多數人往往關注薪資,但約聘人員也應留意以下權益細節:
1. 工作時間與休假
▪ 若每日工作 8 小時、每週 40 小時,即同於全職規定;
▪ 特休享有權益,雖以比例計算,但期限逾半年後仍可請假。
2. 勞保與健保
▪ 雇主必須為約聘者投保勞保、健保;如未依法投保,將補繳並可能被罰;
▪ 職災、失業、育嬰等保險理賠亦可依條件申請。
3. 資遣與終止契約
▪ 契約屆滿自然終止,不需資遣費;但如雇主提前終止則必須支付相當於一定工資做為補償(如一個月薪);
▪ 被資遣後,可依季節性工作領取失業給付。
4. 續聘與轉任權益
▪ 若雇主常續聘相同人員,法律上可能認定為「事實上無期限」。此種情況下,約聘模式將失效,勞工可主張正式員工權益;
▪ 轉任正職者需簽訂新契約,雙方再重新協商各項條件。
約聘人員可以申請休假或受保嗎?權益如何與公司協調?
為保障約聘人員權益,可採取以下做法:
▪ 主動確認契約條款:清楚載明工時、休假、薪資、保險與資遣條件,避免日後爭議;
▪ 依法享有特休:即使未滿一年,仍可按比例累積特休,應記錄在出勤條或勞資會議紀錄裡;
▪ 檢核保險投保資料:勞保健保卡上投保資料與公司課號應一致,若有疑慮,可向投保主管機關查詢;
▪ 資遣時進行協商:若契約將被終止,建議與雇主協商取得更高補償,或確認是否轉任他單位;
▪ 監督避免剝奪資深約聘人員保障:如連續多年續聘,建議主動表達轉任需求,或調整契約模式。
透過契約仔細撰寫與積極溝通,可大幅增加約聘人員在工作與離職後的保障與選擇權。
實務案例:約聘人員如何運用法律主張權益?
▪ 案例一:契約超過五年仍未續聘轉正
A 任職一家公司擔任專案助理,連續簽約三次,總計五年。其間工作內容與正式職員幾乎無異,但未被轉正。也無休假紀錄。法院判定該模式為「事實上無期限契約」,判決公司應補發年資、特休、資遣費等完整法定工資,並補納勞退金。
▪ 案例二:約聘人提前被告知不續聘未予工作補償
B 签約至年底,雇主在十月底突然告知年底結束不繼續。B 主張被資遣,依法應給相當一個月以上的薪水。經談判後,雇主同意支付額外一個月薪資作為補償。
▪ 案例三:約聘轉正後仍無正式職員保障
C簽約兩年後被公司轉為正式員工,但工時、新職稱無變。但公司仍排除其獎金方案與升遷機會。法院判定該待遇上有差別對待,判公司應補足與同部門待遇相同,並支付差額薪酬。
相關法律條文與職場程序重點解析
▪ 勞動基準法:適用於約聘人員,不因契約名稱而例外。規範本薪、加班、休假、退休金及資遣費等;
▪ 勞保條例與全民健康保險法:所有受雇工作而符合要件者,雇主應投保。
▪ 勞動事件法:若雙方產生爭議,可透過法院或調解機制進行解決,保障程序正義;
▪ 人力派遣條款(視適用而定):若雇主將工作委由外包公司執行或透過人力派遣,需嚴守派遣規範;
▪ 實質擬制無期限契約規範:若雇主多次續聘、保有相同職務則視為正式契約;勞工可申請保障。
我們提供哪些與約聘人員相關的法律服務?
如果您是約聘人員或企業所聘,我們提供以下協助:
▪ 契約審查與條款建議
▪ 保險投保與休假制度檢核
▪ 專業協商支援(薪資、資遣補償、正式轉任等)
▪ 提出勞動訴訟或調解程序代理
▪ 補發工資、年資、資遣費、退休金議題處理
▪ 與人力仲介或派遣公司協商拆除爭議
▪ 後續申請社會保險福利、失業給付指導
▪ 企業內部制度設計與勞資會議安排
約聘人員不是最弱勢,懂得爭取才是保障!
約聘人員是市場上重要、有彈性的工作角色,但也不可忽視其權益保障。除了依法取得勞保、特休、資遣補償外,當續聘年限達到一定程度時,也應掌握轉職保障、年資累計和法定待遇等權利。
若您是約聘者或雇主,無論是契約擬定、續聘安排,還是轉任保障與糾紛處理,都歡迎聯繫我們的專業團隊。我們將為您提供最完整、專業且務實的支持,確保權益無虞且職涯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