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法律知多少 > 勞資爭議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4小時法律諮詢專線)
0800-671-671

法律知多少
勞資爭議

工會是什麼?勞工加入工會有什麼好處?

工會是指受法律保障,由勞工自行發起、組織,以維護共同勞動條件及職場權益的自主團體。加入工會可帶來以下好處:
 
1.集體協商權
工會可代表會員與雇主談判工資、休假、保險、資遣補償等條件,確保勞工處於談判桌上的力量。
 
2.法律保障與協助
工會可協助會員處理勞資糾紛,包括加班費、歧視、不當解雇等,並提供法律諮詢或集體訴訟協助。
 
3.職場教育與福利
工會常提供職業訓練、職能提升課程、安全衛生講座,提升工作能力與自我保護能力。
 
4.社群支持與行動力量
工會可發起串連、集會、罷工等行動,在團體力量下強化政策訴求及改善工作環境。
 
加入工會後,勞工可形成更強大的聲音,更有力量爭取合理工時、薪資與工作條件,避免被單方剝削或弱勢對待。

工會是什麼?
 
加入與退出工會能保障什麼?工會會限制會員權利嗎?
 
許多人關心加入工會是否有限制或要求:
 
1.加入工會需符合條件嗎?
依《工會法》,只要為該工會章程所範圍的工種或工作場所的勞工,都符合加入資格。工會不得拒絕符合法定條件者。
 
2.退出工會是否合約約束?
工會會員有自主退出權,可依規定辦理退會,不得因退出遭受雇主歧視、處分或資遣。
 
3.工會會限制我罷工、加入其他工會嗎?
工會內不得透過章程予以過度限制;若限制合理權利(如參加其他工會、罷工倡議),可能侵害團結權。工會有責任保障會員充分參與決策與行動。
 
4.是否會強制繳交會費?
工會可向會員收取會費,但必須明確目的、額度合理且由會員同意。若收費過高或用途不明,會員有權質疑與退出。
 
為保障勞工權益,加入應先了解工會章程、會員權利與義務內容,才能避免被剝奪參與決策與退出權利。
 
工會為勞工帶來哪些法律效果?曾有哪些法院實例?
 
工會運作具備多項法律保護與效力,實際影響案例包括:
 
1.集體協商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工會法》第29條,經會員同意後所得集體協約,除特定職業外,對雙方具拘束力。若雇主違反協定,會員可提出訴訟或勞動爭議申訴。
 
2.罷工權受法律保障
工會依法可進行合法罷工,不得因行使罷工權遭雇主解雇或懲處。但罷工應符合章程程序並提前公告。
 
3.不當解雇的反制工具
例a:A工會會員因參與罷工被雇主解雇,法院判決該解雇無效,判令復職與賠償工資與精神慰撫金。
例b:B會員提出工會聲請多時,雇主臨時資遣欲阻止。法院認定為不當資遣,並裁定雇主應支付三個月工資作為補償。
 
4.罷工後復工保障
在合法罷工結束後,會員有權保留原職位與工資水平,若雇主未予復職,為違法行為。法院常判決雇主復職並補償期間薪資差額。
 
5.多工會組織與勞工派遣保障
工會亦可保障派遣、約聘、臨時工等非正規勞工,其集體協約可推動多工會整合,確保弱勢工種也能獲得待遇保障。
 
實務案例解析:法院如何裁量工會議題?
 
▪ 案例一:工會罷工遭資遣,判定無效
A公司6月罷工期間資遣多名會員。法院判這些資遣為「罷工後不當不續聘」,判定解除無效,命復職且補償薪資。
 
▪ 案例二:集體協商未履行被判賠
某印刷廠與工會協議調整工作時間及加班費,但雇主僅部分執行。工會向法院訴請履行協議,法院最終要求雇主依協約規定補償已延遲加班費。
 
▪ 案例三:約聘人員自發組工會遭偏差處分
數名約聘人員在服務機構成立工會,但後遭雇主無預警終止契約。法院認定雇主為干涉工會成立並實施不當解雇,要求復聘與補償。
 
如果想成立工會或加入工會,應如何進行?
 
以下是具體步驟介紹:
 
1.了解組織條件
勞工可自組「職場工會」或加入「產業工會」,須依《工會法》及《工會設立要點》進行。至少需30人為初始會員。
 
2.訂定章程與組織架構
編寫章程並說明工會會員權利義務、會費規定、表決方式與罷工程序等。
 
3.進行工會組成申請
向主管機關(如勞動部或當地縣市政府)提出申請,通過審查後即取得合法地位。
 
4.行使集體協商與組織活動
工會成立後,即享有協商權、罷工權與會員保護權。可以進行工作環境談判、會員教育與法律援助。
 
5.持續維繫會員與民主決策
落實會員大會、理事改選、會費收支公開,才能維持良好組織運作與合法性。
 
工會是真正幫助勞工爭權益的力量
 
工會是勞工維護自身權益、協商待遇、抵抗不當處分的制度基礎。它具備集體協商與罷工權、能有效抵抗不當解雇,並透過組織行動翻轉職場文化。
 
若你想加入工會、促成自發性工會或了解你的工會權利,歡迎與我們法律與勞資專業團隊聯繫。我們將提供從成立、協商、罷工到訴訟的全方位協助,成為你進入工會力量的最佳後盾。
電話諮詢LIN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