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法律知多少 > 刑事/毒品犯罪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4小時法律諮詢專線)
0800-671-671

法律知多少
刑事/毒品犯罪

緩起訴/不起訴到底是什麼?怎麼與「判刑」不同?

緩起訴與不起訴是檢察官針對犯罪嫌疑人不同處遇方式,不等於判刑,但卻能避免進入刑事訴訟或入監,對被告有重大意義。
 
▪ 不起訴:檢方決定不進行起訴,多因證據不足、沒有犯罪事實、或屬輕微案件。這意味嫌疑人不需上法庭、不算犯罪紀錄(某些情況仍可能記錄偵查筆錄)。
 
▪ 緩起訴:檢方擬起訴但給予被告一定緩刑條件,如繳納保證金、履行義務、參加輔導、賠償受害人等。如能在觀察期間完成條件,最後案件結束,不會進入審判;若違反條件,將重新啟動訴訟。

緩起訴/不起訴到底是什麼?
 
二者皆可讓嫌疑人避免真正判刑,但緩起訴需受一段時間監督並履行相關義務,不過若處理得當,也能重建社會形象。
 
我符合哪些條件才能獲得緩起訴或不起訴?會影響未來嗎?
 
檢察官在決定是否適用緩起訴或不起訴時,會依據以下條件進行評估:
 
▪ 犯罪情節輕微,且無重大公共危險。
▪ 被告具有悔意,例如主動交代、坦白供述或賠償被害人。
▪ 被害人並未強烈反對不起訴/緩起訴(特別是毆傷、詐欺類案件)。
▪ 被告無累犯前科或有良好社會評價。
▪ 無暴力、組織、毒品或重大罪刑背景,適用於小額竊盜、誤傷、初犯傷害等案件。
▪ 願意遵守監督條件或提供保證,如定期報到、參與輔導、支付罰金。
 
取得緩起訴或不起訴並非罪證消失,但因未正式起訴、不需承擔刑責,對就業、社會信用與未來發展大為減輕影響。
 
緩起訴/不起訴後需要注意什麼?條件違反會出事嗎?
 
即便已獲緩起訴或不起訴,仍須注意以下事項:
 
▪ 遵守條件:若檢方規定繳交罰金、履行義務、報到或參與輔導,務必按時完成;否則緩起訴會轉為正式起訴。
▪ 觀察期內不得再犯:再次被查出犯罪,原緩起訴條件可能失效,直接進入起訴階段。
▪ 案件結束後仍有紀錄期間:部分資料仍會在司法系統留下紀錄,但多不公開、無判決紀錄,對於背景調查影響有限。
▪ 不等於洗白:民間企業或政府機關有時仍可能查到相關案件,但因未判刑仍屬較輕微紀錄。
 
簡言之,緩起訴/不起訴後也不能完全鬆懈,仍須維持良好生活、依法行事與履行條件。
 
緩起訴/不起訴的法律依據與相關程序
 
法條依據主要是《刑事訴訟法》第239條與第241條。檢察官可依情節輕微、被告悔意與未造成重大損害判定不起訴。
 
若檢方擬起訴但依法提供緩起訴條件,會在合議庭前公告條件,經被告同意並簽署後,開始觀察期。
 
觀察期屆滿且履行條件,案件將正式終結,不再起訴。
 
實務案例:我該如何談判條件或提出弁護?
 
▪ 案例 1:初犯小額竊盜獲不起訴
王某在超商偷取少量商品,被舉報後主動賠償並道歉。警方調查後將該案移送,但檢察官評估其無前科、已賠償並具悔意,最終決議不予起訴。
 
▪ 案例 2:酒駕初犯取得緩起訴
李某因酒精測試值高於管制標準被移送。律師協助提出補償受害者意願、參與交通安全課程與酒癮測試。經審查後獲緩起訴,條件包括繳交罰金並進行相關輔導,觀察期內無違規,案件終結。
 
▪ 案例 3:傷害案件違反期條件被起訴
陳某因街頭爭執傷人,被判緩起訴條件為參加憤怒管理課程及支付對方醫藥費。但期間未依規定參加,且再涉酒駕。法院因此撤銷緩起訴,改為正式起訴並進入審判。
 
我們提供哪些緩起訴/不起訴相關法律服務?
 
以下為我們提供的專業服務項目:
 
▪ 初步案件評估:辨識案件是否具備輕微和坦白條件
▪ 壓證準備:輔助被害人協議、證據整理
▪ 條件洽談與律師聲明草擬
▪ 緩起訴條件談判與簽署代理
▪ 觀察期輔導與提醒制度
▪ 假如違反條件協助重新爭取替代方案
▪ 哪些狀況後可銷案、協助清除紀錄
 
緩起訴/不起訴是司法赦免的機會,但必須珍惜
緩起訴與不起訴制度本質上是司法機關為輕微案件或有悔意者提供的寬鬆機制,目的在避免社會資源浪費與讓當事人獲得改過補償的機會。但其條件不可輕忽,一旦違反將失去制度優勢。
 
如果您或親友目前面臨刑事偵查、欲談判不起訴條件、或被建議緩起訴制度,務必盡早尋求專業協助。我們將協助您規劃最佳策略、減少自己與家人的法律風險,讓這段司法過程成為人生修復的轉機。
電話諮詢LINE客服